最忆旧时明月(散文)--叶瑞何

 

乡关的明月,总是令人神往而陶醉,仿如母亲心中长明的灯盏,温暖而饱满,时刻召唤着远方的游子。“每逄佳节倍思亲”,空中的那一轮明月,圆了又缺,缺了又圆。而回家的路,却越来越远……

记得小时候的中秋节,晚饭后,一家人围坐在院子圆桌旁,等待月亮升起。桌子上摆满了月饼和自家树上生长的水果,有柚子、杨桃和橘子,还有炒花生什么的,丰富极了。现在每每回想那时那景,幸福的滋味,油然而生。

最小的我,总是经不住美食诱惑,正要伸手时,母亲会不合时宜的阻止,责怪还没等月出祭拜就擅自先吃,冒犯了月神。我只好悻悻地把手缩回,涎水往肚里咽了。

好不容易月儿爬了上来,带着弯弯的笑脸,洒一腔清辉。母亲诚心诚意地祭拜仪式后,我们便急不可待品尝美食了。经过一番风卷残云后,母亲抬头看看月亮,又该到炒田螺、煮汤圆的时间了。

这时院子外的大树旁,已聚满了邻家的小伙伴。他们在追逐着,嬉戏着,欢笑着,仿佛要把所有快乐与皎洁的中秋明月一样,尽情挥霍。

最好玩的是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的游戏。他们盛满一碗水,端到大树底下,拿一根缝衣针围在一起,以猜拳的方式定先后,把针浮在水面,浮针透过月光映在碗底,投下影像。

在光与水的交融和折射中,人从不同的视角,会看到不同的形状,产生不同的效果。比如看到像笔,放针的人就是读书的料,会成为状元;看到像扁担或锄头的,就一辈子耕田做个农民了;如果像一支剑的,就是横刀立马大将军了。

如果你看到一枚竹叶,那恭喜你,你将会富贵一生……那时我看得入迷,觉得神乎其神,又似懂非懂,心里痒痒的,跃跃欲试。总算等他们玩得尽兴了,我捻起细细的银针,学着他们煞有介事的样子,双手合十,念念有词,然后虔诚的、轻轻的投针入水。但是事与愿违,无论多么小心谨慎,我投的针总是沉落水底,引得哥哥姐姐们的一阵阵笑声。

沮丧间,母亲的田螺炒熟了,那一阵阵令人垂涎的葱香,弥漫了整个院子,还有糯糯的、甜甜的汤圆……

 


信息来源: 
2016-11-22